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2021年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上游市场分析(附产业链

来源:电工电能新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商业智能网讯:电池包括物理电池和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等。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主要依靠锂离

中国商业智能网讯:电池包括物理电池和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等。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运动来工作。与其他化学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它们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正在逐步取代铅酸电池,该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市场需求量大并保持快速增长。

1.市场规模

在电动汽车产量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及中国锂电池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行业创新加速,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的电池技术层出不穷。全球锂电池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国家的总市场份额超过90%,美国和欧洲市场并不突出。中国锂电池市场是三个国家中最大、增长最快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从46GWh增长到120GWh,年复合增长率为27.17%。 ,预计2021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7GWh。

数据来源:GGII,中国经营报编译产业研究院

二、产业链

锂电池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各类锂离子电池材料厂商和设备厂商。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锂电池设备、辅助材料等,具体原料有锂、钴、锰、镍、石墨矿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阴极材料

1.类别

正极材料按技术路线不同可分为钴酸锂(LCO)、镍钴锰酸锂(NCM)、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镍金刚石铝酸锂 (NCA)。随着新补贴政策的实施,镍金刚石锰酸锂和镍金刚石铝酸锂逐渐成为动力电池市场的主流。

来源:中国商业工业研究院整理

2.制备工艺

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流制备工艺包括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水热法。不同的工艺在工业化上有不同的难度。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阳极材料

1.分类

锂电池负极材料有六种类型。首先是碳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实际使用的负极材料基本都是碳材料。如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石油焦、碳纤维、热解树脂碳等;第二种是锡基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可分为锡氧化物和锡基复合氧化物两种。氧化物是指各种价态的锡金属的氧化物。目前没有商业产品;第三类是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目前没有商业产品;第四类是合金负极材料,包括锡基合金和硅基合金、锗基合金、铝基合金、锑基合金、镁基合金等合金,目前没有商业产品;第五类是纳米级负极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纳米合金材料;第六类纳米材料 它是一种纳米氧化物材料。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性能对比

负极材料中的硅碳材料是极具潜力的新一代高容量锂电池负极材料。硅材料的质量比容量最高可达4200mAh/g,远大于碳材料的372mAh/g。它是目前已知用作负极材料的具有最高理论比容量的材料。它还对环境友好,储量丰富,成本低。

硅基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被认为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也存在体积膨胀、导电性等问题。低级问题。

来源:中国商业工业研究院整理

V.电解质

1.技术路线

电解液作为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约占成本的5%-10%。在电解液的成本构成中,六氟磷酸锂占据其核心成本,约占30%-70%。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六氟磷酸锂

六氟磷酸锂是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材料之一。常用的电解质锂盐主要有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高氯酸锂等。在成本和安全性方面,六氟磷酸锂是目前商业上使用最多的电解液。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VI.隔膜材料

隔膜是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锂电池的正负极分开,只让电解液离子通过,防止两极接触短路。其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和安全性能。隔膜是四大锂电池材料中我国生产程度最低、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占锂电池成本的10%-20%。

文章来源:《电工电能新技术》 网址: http://www.dgdnxjs.cn/zonghexinwen/2021/0813/752.html



上一篇:2021年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上游市场分析(附产业链
下一篇:联想小米的隔空充电技术靠谱吗?辐射会不会超

电工电能新技术投稿 | 电工电能新技术编辑部| 电工电能新技术版面费 | 电工电能新技术论文发表 | 电工电能新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电工电能新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