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联想小米的隔空充电技术靠谱吗?辐射会不会超

来源:电工电能新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敲黑板”(ID:qiaoheiban8),作者:张超,36氪经授权发布。 一夜之间,隔空充电技术突然火了。 最近,摩托罗拉和小米相继发布了隔空充电技术,苹果、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敲黑板”(ID:qiaoheiban8),作者:张超,36氪经授权发布。

一夜之间,隔空充电技术突然火了。

最近,摩托罗拉和小米相继发布了隔空充电技术,苹果、小米刚刚取消了购机附赠充电头,难道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告别充电线的日子也要来了?

隔空充电技术是怎么实现的?会影响人体健康吗?

1 联想小米先后公布隔空充电技术?

最先公布隔空充电技术的是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

1月29日,联想中国区手机业务部总经理陈劲在微博上展示了摩托罗拉手机如何实现隔空充电,且支持多台手机同时充电。

随后,小米董事长雷军也在微博上公布了小米的隔空充电技术,可实现数米半径内多设备5瓦远距离充电。

雷军发布的小米隔空充电技术,只比联想晚一个多小时

从公开信息看,联想和小米的隔空充电技术略有不同。

联想的方案中,充电发射器体积更小巧,几乎与无线充电底座相当,而且用手遮挡后,就会停止充电,不过联想没有公布具体技术参数和细节。

小米则自研了隔空充电桩,而且异物遮挡也不会降低充电效率。

隔空充电桩内有5个相位干涉天线,可以对手机进行毫秒级空间定位,精准探测手机位置。

另外还有144个天线构成的相位控制阵列,通过波束成形,将毫米波定向发射给手机。

在手机端,小米也自研了天线阵列。

其中,信标天线以低功耗在空间场内广播位置信息,14根天线组成的接收天线阵列,负责将充电桩发射的毫米波信号,通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电能。

目前,联想和小米尚未公布隔空充电技术具体上市时间表。

小米隔空充电支持多种充电方式

联想、小米争前恐后发布隔空充电技术,也是因为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马太效应明显,只有主动掌握核心科技,增加自研比重,才能增强品牌效应,赢得市场份额。

2 隔空充电本质上是无线充电?

然而,隔空充电其实并不是新技术,属于一种无线充电技术。

目前,无线充电主要有近场的电磁感应、磁共振和远场的无线射频三种。

像iPhone、安卓部分机型及无线充电板等手机外设,其实都搭载了紧耦合的电磁感应技术,需要发射器(充电板)和接收器(手机)有物理接触。

而磁共振技术采用谐振器件(电感和电容),使发射端和接收端达到特定频率,从而产生磁场共振,进而传输能量,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隔空充电,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松耦合的电磁感应技术。

磁共振无线充电原理

2017年,中国科学院网站就刊文介绍,称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院数字所的无线充电创新团队,已经实现基于磁共振的隔空充电。

隔着纸盒也能无线充电

研究团队介绍,磁共振充电距离在半米以内有效,充电效率非常高,在较近距离效率能达90%以上,与有线充电的体验几乎相当。

具体到无线充电设备上,该团队实现了发射线圈10厘米以内都是接收区,手机等充电设备在距离发射线圈10厘米内可以随意拿起、放下并保持充电。

桌下也能充电

如今,市面上一些远距离无线充电器或安装于桌面下的隐藏式无线充电器,就是运用了磁共振技术。

淘宝上远距离无线充电器的宣传

3 隔空充电国外厂商早已有布局?

而联想、小米这类隔空充电技术,则运用到了无线射频技术。

在无线射频领域,除了小米用的毫米波,红外线、蓝牙、WiFi都可以作为隔空充电的载体。

Wi-Charge的隔空充电

2012年成立的以色列公司Wi-Charge,就利用红外线研发隔空充电产品。

文章来源:《电工电能新技术》 网址: http://www.dgdnxjs.cn/zonghexinwen/2021/0813/753.html



上一篇:2021年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上游市场分析(附产业链
下一篇:国网福建电力8名宣讲人讲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

电工电能新技术投稿 | 电工电能新技术编辑部| 电工电能新技术版面费 | 电工电能新技术论文发表 | 电工电能新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电工电能新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