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工电能新技术》数据[04/29]
- · 《电工电能新技术》期刊[04/29]
- · 电工电能新技术版面费是[04/29]
- · 《电工电能新技术》投稿[04/29]
又一万亿风口来了!群雄争霸“前所未有”,全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随着减少碳排放成为全球共识,全球能源转型迫在眉睫。近年来,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内外也陆续出现了超大型储能项目,不少企业纷纷投资
随着减少碳排放成为全球共识,全球能源转型迫在眉睫。近年来,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内外也陆续出现了超大型储能项目,不少企业纷纷投资储能行业。
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储能行业的增压器。

最近在郑州在街头,由于洪水造成的断线和停电,许多市民无法为手机充电,与家人失去联系。无奈之下,郑州多位比亚迪车主利用车辆的“移动充电站”功能为邻居的手机、充电宝、台灯等设备充电。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爆发的背后,是储能的力量。所谓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能设备也可以理解为大型移动电源。目前,储能技术一般包括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蓄热蓄冷等。

2019年,特斯拉和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在荔湾地区的莫斯兰丁社区,部署了几台名为Megapack的巨型电池储能设备。

这款设备的储能能力非常强大,每个巨型电池组一年可以储存3兆瓦时的能量,并且可以串联足够多的电池组,生产出储能超过1GWh的超级储能装置,可以为“旧金山每户家庭提供6小时的电力”。

近日,美国能源信息署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大规模电池容量已经在过去五年中增加了一倍。这家美国公用事业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安装发电量超过 10,000 兆瓦的大型电池。新电池的容量将是2019年的10倍。

不仅在美国,很多国家都有近年来,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储能产业的探索。亚太地区的韩国、印度和日本也是主要市场。我国储能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超过10GW,同比增长超600%。装机规模较大的项目达34个,是去年的8.5倍,覆盖全国12个省份。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海生:中国储能市场将规模化到2030年左右,每年应该超过5000亿,甚至达到万亿规模。
在储能市场,产业链上新的人才层出不穷。
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下,储能正在成为能源革命的关键部分。 “氢能”等清洁能源;另一方面与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息息相关。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储能市场也迎来了群雄逐鹿的局面。近日,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而锂钠混合动力电池组也在发布会上亮相。

事实上,宁德时代并不是第一个量产钠离子电池的品牌。早在2019年,中科海纳就依托中科院物理所建立国内首座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并于去年9月实现量产,产能达30万台/月.这是全球第一家宣布量产钠电池的公司。

特斯拉最近向德克萨斯公用事业委员会提交了一份申请,希望向用户出售电力。同时,特斯拉还鼓励家中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居民共享电力,用户可以通过向电网出售多余的电力来赚钱。

近日,中国电池制造商亿维锂能与美国普罗威斯能源公司签署了为期两年的协议,亿威锂能将成为普威电池储能系统项目的电池供应商。

除了电池厂商,在储能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也涌现了不少企业。作为光伏逆变器的全球领导者,阳光电源在储能市场也有不错的表现。 2019年阳光电源在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另一家不容忽视的公司是华为。华为已于2020年下半年推出面向居民、工业园区等家庭的储能系统,并将于2021年推出大规模商用储能系统。

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我国储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争霸局面。储能市场未来的发展将涉及竞争与合作。谁能真正征服市场,还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
储能多元化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
储能最重要的用途是解决电力供需时间错配问题,这是普遍存在的称为调峰。不同的储能技术各有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在储能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新技术不断涌现。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储能项目仍然是抽水蓄能。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015年,抽水蓄能占全球储能装机容量的89.3%,其次是电化学储能,占比9.2%。锂离子电池是电化学储能的中流砥柱,占比高达88.8%。
文章来源:《电工电能新技术》 网址: http://www.dgdnxjs.cn/zonghexinwen/2021/0906/799.html